智东西
文 | CJ
AI机器人Sophia应该能算是人工智能界的“网红”了,简直是“机生赢家”,作为一个机器人,她的推特有7万+粉丝,她能说话,可以模拟62种面部表情,还能跟人进行眼神接触,她是王力宏《A.I.爱》单曲的MV女主角,她还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第一位“非人类”创新大使,甚至在2017年10月26日,Sophia获得了沙特阿拉伯授予的公民身份,成为了历史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女机器人,最近(2018年1月),Sophia还装上了腿,可以自如行走。

在参加了众多电视节目、访谈节目后,Sophia凭借她的出众外貌和惊人口才,成为了人工智能界首屈一指的“网红”,不过和所有网红一样,Sophia在拥有超高知名度和话题性的同时,也受到了来自学术界和来自人工智能行业的巨大质疑。

作为一个世界知名的机器人,Sophia具有与人类极为相似的外形,也在各种电视节目上对主持人提出的尖酸问题做出各种机智回应,世界网民都在说Sophia有自我意识了,人工智能要超越人类了,但是事实是这样么?来自学术界和业内人士的质疑狠狠打了Sophia创造者——汉森机器人公司(Hanson Robotics)的脸,但同时却让Sophia越来越红,话题性越来越高,这样成功的营销又给Sophia背后的几个公司带来了多大的利益,智东西带你起底Sophia及其创始团队的前世今生,来看看Sophia到底是不是一场骗局,汉森机器人公司以及SingularityNET背后的商业模式又是怎么样的?
一、Sophia的诞生
Sophia的设计者——大卫·汉森(David Hanson)从小就对艺术和科学很感兴趣,他大学时就读于罗德岛设计学院(the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),获得了电影/动画/视频美术学士学位,随后在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(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)获得互动艺术与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。汉森的毕业论文题目是“高级呼吸器高拟合度头模的开发”(Development of an Advanced Respirator Fit-Test Headform)。
因为对艺术和相关工程学的研究,大卫·汉森投入到了制造类人机器人的职业生涯中。在成立自己的机器人公司——汉森机器人公司(Hanson Robotics)之前,汉森曾在迪士尼想象工程实验室(the Disney Imagineering Lab)做过模型雕塑师和材料研究员,也曾在环球影城和MTV做过设计师、模型雕塑师和机器人技术开发人员。
这些工作经历给汉森带来了机器人机械结构和外形相关的经验,也帮助大卫汉森发现了非常接近人类皮肤的材料——Frubber,这种材料在受到挤压后能产生皱纹,Frubber也是Sophia比其他机器人更像人的原因之一。于是在2013年,汉森在香港创建了汉森机器人公司。